《美国研究》2023年第6期目录及内容提要
社科期刊网  2024-02-19 阅读量:185



新大战略视角下的稳健崛起

———1865~1941 年美国从大国向霸权国家转变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罗振兴


内容提要:在 1865 ~ 1913 年从大国向强国转变和 1914 ~ 1941 年从强国向世界霸权国家转变的过程中,美国实现了稳健的崛起,其稳健表现在美国在崛起过程中长期保持战略克制,优先夯实经济和制度基础,选择低成本 的崛起路径,注重理论先行,实现了“和平”崛起。这一时期美国实行了经济扩张大战略,主要体现为长期实行“搭便车”式贸易保护主义,以促进出口和对外投资、坚持对外资开放和相对宽松的移民政策、升级英国治下的国际经济秩序等战略或政策。这一大战略是由美国内战结束后长期稳定的地方政治经济利益格局所决定的。国际和国内的约束条件决定了经济扩张的路径选择,路径依赖进一步强化了美国经济扩张的路径选择,与英国和解并站队英国则极大地减少了美国崛起的不确定性和成本。虽然领导人的风格会促进或延缓大战略实施的效果,但受美国政治体制的制约以及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有力支撑,它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大战略的目标和方向。

关键词:美国经济 崛起 大战略 政治经济学 霸权 权力转移

作者:罗振兴,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



从“经济帝国”到“规则霸权”

———美国崛起过程中对“外围国家”的经济关系及政策探析

马 伟


内容提要:对“外围国家”的经济政策是美国崛起过程中的重要助力。在对外贸易方面,通过互惠贸易协定实现了对等开放;在对外投资方面,通过投资协定来扩大和保护海外利益;在自身金融实力成长起来后,通过“金元外交”来逐步扩大金融影响力。美国从英国的经验中意识到传统帝国扩张模式的缺陷,认识到获取“殖民地”更多是一种“负担”。美国赶上了第一轮全球化的机遇,引领了第二轮电气化的工业革命,而且成为国际经济秩序新的“引领者”。这使得积极发展与“外围国家”的经济关系成为美国崛起过程中的优先战略选择。这些经济政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推动了全球经贸新秩序。在这一过程中,美国对“外围国家”的经济政策从“经济帝国”转变为“规则霸权”。

关键词:美国经济 对外贸易 崛起 “外围国家” 互惠贸易 “金元外交” “门户开放”

作者:马伟,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赶超时期”的美国对英经济战略论析  

吴嵩博


内容提要:从美国内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美国迅速崛起成 为世界头号强国。美国对英国的赶超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的全球化浪潮下,其实质是净资源优势的赶超,其过程是渐进式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并且没有与英国发生直接的对抗和冲突。本文从净资源优势的视角,将美国对英国的“赶超时期”界定为1843 ~ 1941年,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关注了 1865 ~ 1939 年的美国对英经济战略。从政策手段来看,美国对英国采取了保护主义的贸易政策、开放的投资政策,并提供了粮食援助。美国在赶超英国的过程中所采取的对英经济战略具有鲜明的美国特征,具体表现为:第一,美国对英战略的主要内容是“要素型开放”,即通过开放投资等方式吸收包括英国在内的全球生产要素,通过资本输出扩大自身的海外利益,同时通过保护主义贸易政策防止英国产品对本国的相关产业造成冲击;第二,部门利益是美国对英经济战略的驱动力;第三,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紧密合作的合作主义模式,是美国对英经济战略的实现方式。美国对英外交政策为其对英经济战略的成功创造了必要条件。

关键词:美国经济 崛起 大战略 美英关系 对英经济战略

作者:吴嵩博,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特朗普面临的刑事诉讼: 美国司法政治视域下的分析

陈长宁


内容提要:2023年3月以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接连受到4起州与联邦刑事指控。特朗普面临的刑事诉讼冲击了美国政治和社会,还会对 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造成重大影响。针对特朗普的4起刑事指控策划周密、各有侧重,在刑责与声望等方面对特朗普构成威胁,并给他造成沉重应诉负担。特朗普拟阻却案件进入实质审理阶段,并推迟诉讼程序进展,尽可能降低案件对其参加2024年大选的牵累。美国法院在处理特朗普所受刑事诉讼时缺乏明确可供遵循的司法判例。美国政治极化与政党竞斗加剧,将进一步放大各起诉讼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案件发展走向存在不确定性,将对美国司法政治带来挑战,不仅会使法院难以回答案件中的重大敏感争议,还可能酿成宪法危机。

关键词:美国政治 司法 特朗普 总统司法豁免 政治极化

作者:陈长宁,四川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



为何去台北: 美国国会议员访台行为研究 (2001 ~ 2022)

刁大明 邹正航


内容提要:随着美国对华战略竞争的持续推进,美国国会在对华事务中的角色正在发生着关键变化。其最为重要的表现之一即国会两院议员通过访问中国台湾地区来介入对华事务。基于对 2001 年到 2022 年即第 107届到 117 届国会期间国会两院议员访台行为相关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本文揭示出国会议员访台行为的阶段性变化,其变化态势与各届总统及其政府的对华战略及“对台政策”直接关联,不同的府会关系为议员访台行为提供了关键背景与动力,而台湾岛内“政党轮替”及其导致的对美政策调整也对议员访台存在一定影响。基于对第 117 届国会众议院相关数据的实证检验,本文进一步厘清了国会众议员访台行为的个体逻辑。本文发现,新当选者中,军事委员会、退伍军人事务委员会及外交事务委员会成员,以及所在选区亚裔比例高的国会众议员更易访问台湾地区;所在选区对华(大陆)出口额有所增长的国会众议员更可能不参与访台行为。

关键词:中美关系 美国国会 议员行为 访问台湾地区

作者:刁大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邹正航,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硕士研究生



美国主导的多边出口管制合作  

———以对华芯片封锁为例

谢 琛  潘 锐


内容提要:出口管制是美国打击竞争对手科技发展的惯用手段。为了强化出口管制效率并节约管制成本,第三方行为体对美国出口管制政策的配合必不可少。美国试图通过安全、产业和金融网络结构性权力来影响第三方基于工具理性逻辑以及价值理性逻辑的合作收益判断,从而提高多边出口管制合作水平。美国的网络结构性权力以两种方式对第三方合作收益产生影响:其一,当美国未针对第三方采取权力策略时,这一权力以“结构性权力”的形式对第三方合作收益产生间接、无形的影响;其二,当美国正向或负向使用网络结构性权力改变第三方合作收益时,这一权力以“联系性权力”的形式发挥作用。此时网络结构性权力的影响力取决于替代节点出现的可能性、第三方对美国的依赖程度,以及美国使用权力工具对自身网络结构优势地位构成潜在破坏的结构性因素和国内政治的限制。在美国主导的对华芯片封锁中,其盟国的合作收益既受到网络结构性权力的无形制约,又受到美国运用网络结构性权力的正、负向效应的直接影响。

关键词:美国军事与外交 中美关系 出口管制 网络结构性权力 相互依赖武器化 国际合作 芯片

作者:谢琛,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讲师;潘锐,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

70K
上一篇:《世界宗教文化》2023年第6期目录与内容提要
下一篇:《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3年第4期目录与摘要